如果從1950年,22歲的李嘉誠創(chuàng)業(yè)算起,直到他90歲退休,李嘉誠的商業(yè)生涯持續(xù)了整整68年。
這68年可以一分為二。前四十年可謂波瀾壯闊,其時,李白手起家,進軍房地產,對抗英資洋行,上演過多場教科書般的激烈商戰(zhàn),其眼光之獨到、財技之高超,留下 “超人”之名。
之后,隨著生意越做越大,李嘉誠成為香港最具實力、人脈和資源的商人,這使得李在后面近三十年的生意一路順風順水。財富一直伴隨他左右,在超過一甲子的時間里,李嘉誠的最終締造了一個市值萬億的商業(yè)帝國,并長年位居華人首富。
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了李嘉誠商業(yè)生涯前期的三大商戰(zhàn),從中可以一窺這位以儒商自稱的商業(yè)巨子高超的運籌技術和獨特的處事哲學。
商戰(zhàn)一:擊敗置地中標 李嘉誠一鳴驚人
1977年1月14日,香港地鐵公司正式宣布:公開接受郵政總局原址發(fā)展權招標競投。這項地鐵工程,是當時香港開埠以來最浩大的公共工程,地產商莫不“垂涎欲滴”。
參加競投的公司共30家,不乏香港置地、長江實業(yè)、太古地產、日澳財團、霍英東集團等大財團。其中香港置地實力最為雄厚,中標呼聲最高。
但在1977年4月5日,李嘉誠的長江實業(yè)擊敗置地中標。對此,地鐵公司透露,主要是因為長江所提交的建議書內列舉之條件異常優(yōu)厚終能脫穎而出。然而,公開招標為各公司提供一個平等機會,投標書內容則屬機密。
那么,李嘉誠到底是如何猜到了地鐵公司的心?
原來,李嘉誠通過各種渠道獲悉,港府將以估價的原價批予地鐵公司,由地鐵公司發(fā)展地產,彌補地鐵興建經費的不足。地鐵公司為購舊中區(qū)郵政總局原址地皮,曾與港府多次商談。地鐵公司的意向是:用部分現金,部分地鐵股票支付購地款。而港府堅持要全部用現金支付。
地鐵公司與港府在購地支付問題上產生分歧,李嘉誠敏銳發(fā)現地鐵公司現金嚴重匱乏。這使得他首先明確一點,競投車站口蓋發(fā)展權,必須以現金支付為條件。地鐵公司以高息貸款支付地皮,現在急需現金回流以償還貸款,并指望獲得更大的盈利。
之后,李嘉誠使出“克敵”之法:首先,滿足地鐵公司急需現金的需求,由長江實業(yè)公司一方提供現金做建筑費;其次,商廈建成后全部出售,利益由地鐵公司與長江實業(yè)分享,并打破對半開的慣例,地鐵公司占51%,長江實業(yè)占49%。
這對長江來說,是一筆沉重的現金負擔。李嘉誠決定破釜沉舟。1976年冬,長實通過發(fā)行新股,集資1.1億港元,大通銀行應允長實隨時取得2億港元的貸款,再加上年盈利儲備,李嘉誠可資調動的現金約4億港元。
長實擊敗置地的中標,被譽為“長江實業(yè)發(fā)展史上的里程碑”,從此,地產新秀李嘉誠“一鳴驚人,一飛沖天”。
商戰(zhàn)二:以退為進暗助船王收購九龍倉
1978 年是長實集團取得多項重要進展的一年!伴L實”越來越擁有雄厚資金,顯示了巨大的競爭實力,這引起在港英資金融巨頭匯豐銀行的重視。正是這一年,李嘉誠把主攻目標移到英資者牌怡和系的臺柱企業(yè)九龍倉身上。
九龍倉這家財團,當時主要是擁有并控制九龍尖沙咀繁華商業(yè)區(qū)的物業(yè),葵涌及荃灣的貨柜碼頭運輸業(yè)和天星小輪、電車公司等。確定目標之后,李嘉誠首先采取“暗渡陳倉”的方式,悄悄地用分散形式購入九龍倉股票。在1978 年9月間他手頭已掌握了九龍倉18%的股票,幾與怡和系財團對等(怡和財團控制有九龍倉20%股票)。
這時,另一華資集團香港船王包玉剛也在籌劃爭奪九龍倉的控股權。面對這個激烈競爭的局勢,李嘉誠考慮到,一方面,既要照顧好匯豐銀行與怡和財團之間的關系,又必須妥善地處理好“長實”與“船王”的關系;既要做到努力避免劍拔弩張的局面,又能為“長實”的股東牟利,還要為未來的長遠關系及發(fā)展留下回旋余地。
幾經思考,李嘉誠終下決心,在中環(huán)文華閣約見了船王包玉剛。雙方經過20 分鐘的商議,李嘉誠將已掌握的9000 萬股九龍倉股票轉賣給了包玉剛,滿足了包玉剛的愿望。但從轉讓中李嘉誠也贏得了純利5000 萬港元。而讓包玉剛動用30 億港元即贏得價值98 億港元的九龍倉控股權。
這一事件,在當年香港商界中曾被看成是一個尚未解開的“謎”團。但從事實的客觀情勢及后果來看,李嘉誠當時的這一高“招”,也即是“以和為貴”“以退為進”“以讓為盈”的經營策略。他這樣做,既使到香港船王包王剛滿意,得到英資金融巨頭匯豐銀行大財主的首肯,也使到“長實”股東下得了“樓梯”。李嘉誠暫時的局部有利的“退讓”,有效地調整了“長實”與“船王”與“匯豐”之間的關系,并為不久之后“長實”贏得事業(yè)上“質”的飛躍埋下了一個很大的“伏筆”?芍^ “一箭三雕”。
商戰(zhàn)三:華英大戰(zhàn) 聯合華商對撼置地
怡和洋行是19世紀香港四大洋行之一,是實力最為雄厚的英資財團,一直由凱瑟克家族控制,怡和旗下的香港置地是當時香港最大的地產商。早在包玉剛收購怡和系的九龍倉,怡和高層對華資的覬覦已有防備。怡和專門打造了“連環(huán)船結構”,核心是怡和與置地互控,即怡和控股和怡和證券控制置地四成股權,置地反過來控制怡和控股的四成股權。以此,強化抵御外敵的能力。
不過,連環(huán)船結構也有頗大破綻。敵手若控得一船,就可與另一只連鎖的船展開貼身肉搏戰(zhàn)了。一損俱損,后果更可怕。
此后接任怡和大班的西門·凱瑟克上臺后不久,請英國拯救破產公司而聞名的戴偉思主理置地的業(yè)務。到1986年,他又從美國請來投資銀行家包偉士,重組怡置系結構。
包偉士登場后,設計了怡置脫鉤的計劃。1986年10月,重組計劃出臺,置地宣布將全資附屬公司牛奶國際分拆上市,爾后又宣布將另一間全資附屬公司文華東方分拆上市。1987年2月,怡和控股宣布成立怡和策略(怡策)。改組后的怡和系控股結構為:怡和控股與怡和策略互控,怡控占有怡策19%股權,怡策控26%怡控。怡和控股、怡和策略分別控置地11%和15%股權;分別控牛奶國際9%和27%股權。怡和策略控35%文華東方。凱瑟克家族控有怡和控股的股權,據傳在10%-15%之間。
這樣,凱瑟克家族的大本營怡和如銅墻鐵壁;同時又擊碎了覬覦者欲借收購怡和而達到控制置地的企圖。但同時,怡和也放松了對置地的控股權。
1988年4月初,李嘉誠首次向輿論披露長實持有置地股份,華南虎吞并老獅子的現代寓言充斥市場,愈發(fā)甚囂塵上。
4月底,以李嘉誠為首的華資新財團?草擬函件致置地,要求在6月6日的置地股東年會上,增加一項委任新世界(9.400, -0.07, -0.74%)主席鄭裕彤、恒基兆業(yè)主席李兆基為董事的議案。華資新財團已捏有王牌—合持股權已直逼置地的控股公司怡和。
凱瑟克與包偉士急謀對策,布置反收購。4月28日,怡和策略與所控的文華東方發(fā)布聯合聲明,由文華東方按每股4.15元的價格,發(fā)行10%新股予怡策,使怡策所持文華東方股權,由略低于35%增至41%。
精明的李嘉誠亦意識到事態(tài)的嚴峻,怡策與文華東方股權的變化,雖與置地無直接關系,卻是怡和拋出的反撲信號。其后,怡和將會隨機拋出一系列的反收購措施。
素有耐心的李嘉誠不得不先出一招。5月4日傍晚,股市收市后。李嘉誠、鄭裕彤、李兆基等,赴怡和大廈與西門·凱瑟克、包偉士談判。雖是短兵相接,雙方仍彬彬有禮。李嘉誠開門見山,說明本財團?收購置地的誠意,提出以12元/股的價格,收購怡和所持的25.3%置地股權。
凱瑟克亦單刀直入,坦率且堅決地表明否定意見:“不成,必須每股17元,這是去年大股災前你鄭重其事開的價格。李先生素以信用為重,不可出爾反爾。”
李嘉誠平靜地說道:“凱瑟克先生,如果你未得健忘癥的話,一定還記得,這17元并非雙方敲定的成交價,都表示繼續(xù)談判重新議價。現在置地的市價才八元多一點,我們以高出市價近四成的價格收購,怎么能說收購價下跌了呢?”
雙方綿里藏針,氣氛有著濃烈的火藥味,素有“沙膽彤”之稱的鄭裕彤,以咄咄逼人的口氣挑起新一輪較量:“既然和談不攏,那只好市場上見。我們四大集團?將宣布以每股12元的價格全面收購。按證券交易慣例,收購方的出價高出市價兩成以上,便可在市場生效,置地的公眾股東會站在我們一邊!”
包偉士以牙還牙,說:“我們將奉陪到底,只要你們不怕攤薄手中的股權的話。置地不是九龍倉,更不是港燈,置地就是置地!是怡和的手中置地!”
包偉士半含半露,無疑又把殺手锏拋出來。正因為如此,才導致以下結局:
1988年5月6日,怡和控股、怡和策略及置地三間公司宣布停牌。同日,怡策宣布以每股8.95元,購入長江實業(yè)、新世界發(fā)展、恒基兆業(yè)及香港中信所持的置地股份,合占置地發(fā)行總股份的8.2%,所涉資金18.34億港元。這樣,怡和所持的置地股權,由略過25%增至33%多,控股權已相當牢固。
喧鬧數年之久的置地收購戰(zhàn),就以這種結果降下大幕。這也是李嘉誠為數不多的收購受挫。